內容來源:得到課程《梁寧·產品思維30講》。
分享嘉賓:梁寧,著名產品人,得到課程《產品思維30講》《增長思維30講》主理人。
輪值主編| 智勇??值班編輯& 責編| 潤錦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第 7246?篇深度好文:4310 字 | 14 分鐘閱讀
商業思維
筆記君說:
ChatGPT火遍全網,引發了眾多討論,比如,人工智能可以多大程度地理解人、超過人、代替人。
與此同時,一個更原始的問題又被重新提起:為什么像ChatGPT這樣的顛覆式創新,沒有在有人、有錢、有資源的頭部企業中誕生,比如谷歌、百度等,而是出于創業公司——推出ChatGPT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 2015年才創辦?顛覆式創新需要哪些重要條件?阻礙大企業出現顛覆式創新的因素是什么?
今天在《梁寧·產品思維30講》的課里,我們一起回溯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計算機的發展歷程,你會發現,歷史曾多次以相似的方式上演,而這些關于過往的總結,也許可以幫助我們,更好地理解當下的技術變遷與企業興衰。
馬克思說: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。你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,你是你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。
企業是其賴以生存的價值網的某一節點。不管人還是企業都生活在一個網里。
一、價值網與顛覆式創新
什么叫價值網?《創新者的窘境》里有這樣一段話:
真正決定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是市場價值網,而非管理者;真正主導企業發展進程的是機構以外的力量,而非機構內部的管理者。管理者只是扮演一個象征性的角色。
企業真正的管理者,就是識別自己賴以生存的價值網。這個管理者應該建立一個組織,與這個價值網進行資源對接。
一個好的組織結構,它的每一個組織部門,都是為了和某一個社會價值網的分支進行對接而設計的。
一個失敗的企業的組織結構,是管理者按照自己需求設置的。
談顛覆式創新,為什么要先談價值網?
因為很多沒落的企業,在自己的價值網上依然是優秀的,只是它依附的價值網過時了;搭載在新的價值網上的企業,實現了自己的顛覆式創新。
就好像你是你社會關系的總和,你的社會關系哺育塑造了你,同時他們也鎖定、限制和束縛了你。
一個企業成就于自己不同部門和它依附的價值網之間,資源與資金的輸入輸出。但它賴以存在的價值網,也會鎖死這家企業。
馬化騰說:“也許你什么錯都沒有,只是老了。”
很多沒落的企業,也是什么錯都沒有,只是它的價值網過時了。
二、計算機行業的價值網更迭
我先講一個古老的故事,其實是一連串古老的故事。
1940年代,世界第一臺計算機ENIAC(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)被研制出來,這一偉大產品被認為是專為科研工作而設計的,因此公司對企業級商業市場毫無興趣。
1950年左右,公司研制出UNIVAC(通用自動計算機)。同時,公司做了一次市場調研,結論是到2000年電腦的銷售量將達到1000臺。
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市場預判?因為它是基于自己的價值網做的預判,而UNIVAC(通用自動計算機)的公司的價值網就是為頂級科研服務,從這個角度而言,他并沒有錯。
IBM的計算機和其他早期的美國計算機一樣,也是專門為科研設計的。但是不同的是,IBM積極擁抱了企業對計算機的強烈需求。
它其實用的就是UNIVAC(通用自動計算機)的技術,但是為會計工作做了優化,所以IBM公司叫國際商業機器公司,靠著服務會計起家。
10年以后,UNIVAC(通用自動計算機)仍然擁有當時最先進的計算機。但是,IBM卻幾乎擁有了整個計算機市場。
因為大家選擇了不同的價值網,你可以認為IBM顛覆式創新,顛覆了UNIVAC(通用自動計算機)的市場。UNIVAC(通用自動計算機)的價值網在科研,而IBM公司的價值網在商業企業。
80年代,有句話說,“任何公司向IBM業已占據的領先地位直接發起挑戰都無望獲得成功。”
然而PC出現了,蘋果電腦誕生了,聯想誕生了。
后來的故事,就是我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了,中國出了聯想。1997年聯想電腦在中國市場打敗IBM、惠普、康柏位列中國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時候,喬布斯剛返回蘋果不久。
2004年,聯想收購了IBM的PC業務,成為了全球PC的老大。
IBM曾經是神一般的存在, 而PC行業皇冠上的明珠ThinkPad,被聯想摘下了。
蘋果手機現在是手機行業皇冠上的明珠,如果有一天,小米把iPhone買了,一舉成為全球手機行業老大,那成就和2004年聯想收購了IBM的PC業務是類似的。
2004年,聯想的楊元慶做到這件事的時候,只有40歲,雷軍是40歲才剛剛創辦了小米。所以楊元慶在40歲就已經取得了一個較高的成就。但是之后的十幾年,他一直被牢牢地鎖死在PC的這張價值網里,錯過了移動互聯網。
大家都說雷軍是勞模,極其勤奮,如果說我還見過一個勤奮程度不遜于雷軍的人,就是楊元慶。
楊元慶以一個中國本土企業,去整合高貴傲慢的IBM全球資源,兩年的時間,持續兩個星期飛3個洲,睡覺都在飛機上,下了飛機就開會,還練好了英語,用英語直接管理IBM分布在全球的經理人。
可見價值網的力量多么強大,即使像楊元慶這樣超級優秀的人都難以掙脫。
三、價值網的三大要素
混沌大學的李善友教授是專門講顛覆式創新的,他對價值網的解釋是:價值網里,至少有三個角色:一是客戶,二是對手,三是投資人。
就是這三個核心力量,加上其他千絲萬縷的牽制,牢牢地捆住一個大企業。
1.價值網里的第一個要素,是客戶。
為什么IBM沒有推出小型計算機?
因為它的客戶是大型機構的核算和數據處理部門,不需要小型計算機。他們因為服務客戶而錯過了另外一個大的增長。
IBM沒有進入小型機,因為背后的價值網是顧客決定的。企業第一目的是生存,生存必須獲取資源,而資源是顧客提供的。
客戶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,但也可能是我們最主要的創新盲區。
所以資源分配流程其實不是管理者定義的,而是來自價值網中的客戶需求與對手擠壓。并不是有技術、有人才就什么都能做。
2.價值網里的第二個要素,是對手。
在江湖里做企業,很多時候對手對你的刺激是直接刺激。
生物學說共同進化,兩個人與其說是相互競爭,不妨說是跟競爭對手構成一個網,我恨你,你恨我,互相作為參照物,誰也離不開誰,眼里全是競爭對手。
比如360公司2011年上市,2012年全力以赴做搜索,在這之前是周鴻祎與李彥宏十一年的纏斗,這在周鴻祎出的自傳中有提到。
但事實上,其實我們應該警醒。我們會被思維遮蔽,真正纏住你視野的,有時候不是客戶,而是你的對手。
所以,放下貪婪、憤怒,這也許真的要靠智慧。
3.價值網里的第三個要素:是投資人。
我想所有的創業者尤其是上市公司,對此深有體會。這也是為什么窩窩團要上市的時候,美團說誰先上市誰就輸了。
因為資本所要求的增長是個魔咒。
聯想2014年財務報告很漂亮,但是之后股價就大跌,為什么?因為沒有達到分析師預測的增長。
股市是一個很丑陋的游戲,增長是一個魔咒,所有企業都喪失在里邊,只有10%的企業能夠維持良好的增長勢頭,而只有2%的企業長期超過市場績效。
在資本的增長壓力下,大公司很難進入小市場。李彥宏說過,對于百度來講,低于1%收入比例的市場是不看的。
埃隆·馬斯克做特斯拉的時候,電動車的銷售額占據大型汽車廠商銷量的不到1%。所以,大型汽車廠商會因增長魔咒的控制而眼睜睜地放任了特斯拉的崛起。
而小市場一旦啟動指數級的爆發增長,大公司就再也追不上了。
四、組織心智
很多極其優秀的公司為什么失敗了?
管理的書一定會告訴你是管理出問題了。
但是寫《創新者的窘境》的克里斯坦森的說法是,良好的管理恰恰是他們未能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的最重要的原因。
所以,所謂管理得好的公司,往往是與現有價值網的緊密對接。響應現有客戶需求,緊盯對手,滿足投資人。所有的弦都繃得高效、流暢,沒有冗余和浪費,管理得無比完美。
整個公司的管理設計,都是為了高效服務現有價值網。公司的資源配置如此,公司組織流程的設計也是類似,公司財務評估的方式更是如此。
然后就這樣長期循環下去。資源要這樣安排,組織流程必須這樣才合理,財務評估要按照這種價值判斷,以上因素加在一起,這是什么?
這就形成了“組織心智”。
聯想是我的第一份工作,我19歲就在聯想上班,我對這家公司有強烈的情感。當年它要做手機的時候,我就知道沒戲,因為我了解這家公司的“組織心智”。
一系列在這個組織里無比合理的決定,讓這家曾經偉大的企業,無法從現有的PC價值網中逃出來。
一個組織的心智模式定下來就真的很難以改變,像我們的基因一樣看不見,但決定組織的整體思考方式。
這也是為什么新經濟給了我們這些沒背景,只會琢磨用戶體驗的人機會。我們的機會就是看到新崛起、新展開的價值網。
因為如果是一個新的增量市場,意味著這是一個新的價值網。傳統老企業,它的組織心智不一樣,所以它沒有辦法和你一樣去做出反應,因此我們創業者充滿機會。
iPhone開啟了移動互聯網,iPhone是第一臺智能手機嗎?當然不是。諾基亞早就開始了開發智能手機,并且智能手機的性能開發得很好。
但是諾基亞對手機的定義是通信產品,iPhone對手機的定義是互聯網手機,是移動互聯網的終端。看上去是一樣的產品,但代表了完全不同的兩張價值網。
聯想從PC到移動互聯網叫做遇到了非連續;諾基亞曾經是手機霸主,遇到了蘋果也叫遇到了非連續。
什么是非連續?就是整個社會在發展,整體社會能力升級,新的需求被釋放催生新的價值網。
傳統企業在它傳統的價值網里依然可以生存,例如聯想依然是PC價值網的霸主,但它在新的價值網里是邊緣企業。
新崛起的價值網,才是新大陸。
什么是顛覆式創新?
顛覆式創新最重要的標準就是,是否開啟了一個新的價值網?你是不是到了“新大陸”?
也許它剛一開始很小,不到傳統企業的1%。
1990年新浪來跟聯想談合作,我們會感到奇怪,當時它顯然不如《計算機世界》《計算機報》,但是它是新的價值網。
特斯拉剛啟動,不到傳統汽車廠商的1%。iPhone一代剛發布,包括微軟的鮑爾默在內的整個硅谷,都對它冷嘲熱諷。
但是,它一旦開始,就不可逆。
很多產品方法,都是教你怎么從零到一做一個產品,安身立命賺點錢,繼續服務、迭代。
顛覆式創新是屠龍術,是產生新帝國的機會。概率非常之小,但我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,有機會做這樣的事。
*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筆記俠立場。
關鍵詞: 從ChatGPT的爆火 重看顛覆式創新 人工智能